导读: 单元1:进入化学世界 1.化学变化:产生其他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其他物质的形成无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以化学变化表示 铜绿的化学式,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1. 化学变化: 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 2.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 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蒸发皿、燃烧匙。 (2)测容器--量筒(视线与量筒内液体 凹液面的 最低点 保持水平)。(3)称量器--托盘天平(左物右码)。 (4)加热器皿--酒精灯。 (5)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第二单元:空气 1. 组成 :N2 78%、O2 21%、稀有气体 0.94%、CO2 0.03%,其它气体与杂质 0.03%。 2. 空气中氧气的测定 原理:压强差 (1) 可燃物要求: 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红磷。 (2)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操作要求: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3) 现象:放热,有大量白烟产生,打开弹簧夹后,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4) 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 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完全。 ②能否用铁、镁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镁会与N2、CO2反应。 ③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 不能,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3. 氧气的性质和制备 (1)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铁在氧气中燃烧烧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细砂的目的: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的目的:吸收SO2,防止其污染空气。 (2)氧气的制备: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液氮和液氧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验室制氧气原理 a.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根据 反应物的状态 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根据气体的 密度、溶解性。 b.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查—装—定—点—收—离—熄。 c.催化剂(触媒):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 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一变两不变 )。 4. 常见气体的用途: (1) 氧气: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2) 氮气:保护气(化性不活泼)、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冻。 (3) 稀有气体(He、Ne、Ar、Kr、Xe等的总称):保护气、电光源(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激光技术。 5. 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 (2) 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3) 氢气:将气体点燃,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或者,先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通过无水硫酸铜。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1. 分子 (1)概念: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化学变化中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影响因素(温度、压强)。 2. 原子 (1)概念: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2)三个基本性质(一小二动三间隔)。 (3)构成:原子核(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 离子 (1)概念: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2)表示方法及意义:如Fe3+:一个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 4. 元素 (1)概念:具有 相同 核电荷数(质子数 )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 注: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其化学性质不一定都相同(Mg,He最外层电子数为2)。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其化学性质有可能相似(He,Ne均为稳定结构)。 5. 化合价和化学式 (1)化合价 a. 写法及意义:MgCl2:氯化镁中镁元素化合价为+2价。 b. 几种数字的含义 Fe2+每个亚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3 Fe2+:3个亚铁离子。 c. 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 代数和 为零,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零。 (2)化学式 ①写法: a. 单质:金属、稀有气体及大多数固态非金属通常用元素符号表示它们的化学式;而氧气、氢气、氮气等非金属气体的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其化学式表示为O2、H2、N2。 b. 化合物:正价在前,负价在后(NH3、CH4除外)。 ②意义:如化学式H2O的意义:4点,化学式 Fe的意义:3点。 ③计算: a. 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和。 b.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 c.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1. 水 (1)水的组成 测定方法和原理(电解水) 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H2(负极)与O2(正极)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2)自来水的净化过程和净化原理 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活性炭作用:吸附(色素和异味)。 区分硬、软水方法:肥皂水。 水的两种软化方法:(生活中)煮沸,(实验室)蒸馏。 2. 物质分类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纯净 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单质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 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1.质量守恒定律 (1)概念(反应物和生成物前后质量不变)。 (2)原因(三不变-原子 种类 、数目 、质量 反应前后不变)。(3)化学方程式有关计算。 说明: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化学变化 ,不适用于物理变化。② 不参加 反应的物质质量及不是生成物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总和”中。③要考虑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参加反应或物质(如气体)有无遗漏。 2.基本反应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③置换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碳的几种单质 (1)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可用于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等。 (2)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铅笔芯、干电池的电极、电车的滑块等。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 分子的构成不同。 (3)无定形碳:由石墨的微小晶体和少量杂质构成.主要有:焦炭,木炭,活性炭,炭黑等。 2.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单质碳的物理性质各异,而各种单质碳的 化学性质却相同 ! (1) 常温下 的稳定性。(2)可燃性: 完全燃烧(氧气充足),生成CO2 : C+O2点燃CO2 不完全燃烧 (氧气不充足),生成CO: 2C+O2点燃2CO (3)还原性:C+2CuO高温2Cu+CO2↑ (置换反应)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2Fe2O3+3C高温4Fe+3CO2↑ 3.二氧化碳的制法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用 石灰石 和稀盐酸 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 2) 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 3)气体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4)验证方法:将制得的气体通入 澄清的石灰水 ,如能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验满方法:用点燃的木条,放在集气 瓶口 ,木条熄灭。则已集满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 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生石灰和水反应可得熟石灰:CaO+H2O=Ca(OH)2 4.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高压低温下可得固体----干冰 (2)化学性质: 1) 一般情况下 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 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 H2CO3 ==H2O+ CO2↑ 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3)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用于检验二氧化碳 4)与灼热的碳反应: C+CO2高温2CO(吸热反应) (3)用途:灭火 原理:Na2CO3+2HCl==2NaCl+H2O+CO2↑ 既利用其物理性质,又利用其化学性质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 5.一氧化碳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2)有毒: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化学性质:(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 ②还原性) 1)可燃性:2CO+O2点燃2CO2 ( 可燃性气体 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H2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O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CH4和O2的燃烧火焰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鉴别 :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不可根据火焰颜色) 2)还原性:CO+CuO△ Cu+CO2 应用:冶金工业 现象:黑色的氧化铜逐渐变成光亮红色,石灰水变浑浊。 Fe2O3+3CO高温2Fe+3CO2 (现象: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除杂 :CO[CO2] 通入 石灰水 或 氢氧化钠 溶液: CO2+2NaOH==Na2CO3+H2O CO2[CO] 通过 灼热的氧化铜 CO+CuO△ Cu+CO2 CaO[CaCO3] 只能煅烧(不可加盐酸) CaCO3高温CaO+CO2↑ 注意 :检验CaO是否含CaCO3加盐酸 : CaCO3+2HCl==CaCl2+H2O+CO2↑ (CO32-的检验:先加盐酸,然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第七单元燃料及应用 1.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条件:( 缺一不可 )a.可燃物 b.氧气(或空气) c.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a.消除可燃物 b.隔绝氧气(或空气) c.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a.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b.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 (4)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CaO+H2O=Ca(OH)2 放热反应 2、化石燃料 (1)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主要成分甲烷) 甲烷的化学式: 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H4+2O2点燃CO2+2H2O (蓝色火焰) (2)乙醇汽油-汽油中加入适量的乙醇 乙醇 (俗称:酒精,化学式:C2H5OH) 化学性质: 可燃性 C2H5OH+ 3O2点燃2CO2+3H2O 优点: a. 减少环境污染 b.节约化石燃料 c.促进农业发展 (3)新能源:氢能源(最清洁的能源)、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 1.物理性质 (1)金属的物理性质: a.常温下一般为固态(汞为液态),有金属光泽。 b.大多数呈银白色(铜为紫红色,金为黄色) c.有良好的导热性、导电性、延展性 (2)合金:由一种金属跟其他一种或几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一起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铁合金——生铁和钢:主要成份都是铁,但含碳量不同 钛合金:熔点高、密度、机械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相溶性”等 2.金属的化学性质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2)金属 + 酸 → 盐 + H2↑ (3)金属 + 盐 → 另一金属 + 另一盐 (条件:“ 前换后,盐可溶 ”) Fe + CuSO4 == Cu + FeSO4 (“湿法冶金”原理) 3.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1)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位于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不可用浓硫酸、硝酸)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除K、Ca、Na) 4.金属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1)铁的冶炼 原理:在高温下,利用焦炭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里还原出来。 3CO + Fe2O3高温2Fe + 3CO2 原料: 铁矿石、焦炭 、石灰石、空气常见的铁矿石:磁铁矿(主要成分是Fe3O4 )、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 ) (2)铁的锈蚀 a.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O2、水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XH2O) (铜生铜绿的条件:铜与O2、水、CO2接触。铜绿的化学式:Cu2(OH)2CO3) b.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措施: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清洁、干燥 ②表面涂保护膜:如涂油、刷漆、电镀等 ③制成不锈钢 01 初中化学基础知识100问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2.化学变化的关键词(至少5个) 燃烧、腐蚀、变质、酿酒、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生锈 3.描述水的构成奥秘 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②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③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4.保持水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水分子 5.科学探究过程中收集证据包括哪些环节? 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6.固体药品存放在?粉末状用什么取用?块状固体用什么取用? 广口瓶/药匙或纸槽/镊子 7.酒精灯用什么点燃?如何熄灭?用哪部分加热? 火柴/灯帽盖灭/外焰 8.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 液体体积不超过1/3 试管夹夹持在离口1/3处 擦干外壁再加热,先预热再加热 倾斜45° 9.量筒的用途?集气瓶的用途? ①量度液体的体积 ②收集或储存少量气体 10.三态变化中,水分子的情况? 水分子的数目和大小不变,间隔和排列方式改变 11.分子的基本性质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相互间有间隔;总在不停地运动 12.水的天然循环通过什么实现的? 三态变化 13.沉降除去哪些杂质?通常加入?作用是? 大颗粒不溶性杂质/明矾/加速泥沙沉降 14.过滤除去哪些杂质?过滤用到的仪器?玻璃棒的作用? 小颗粒不溶性杂质/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引流 15.过滤后滤液浑浊的原因? 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仪器本身不干净 16.过滤慢的原因? 杂质过多、滤纸未紧贴漏斗内壁 17.除去水中有颜色和异味的杂质通常加入?作用? 活性炭/吸附 18.如何去除可溶性杂质? 蒸馏 19.水中的微生物如何除?属于什么变化? 杀菌消毒/化学变化 20.硬水和软水如何区分?软水对应的现象?生活中如何降低水的硬度? 肥皂水/泡沫丰富/煮沸 21.举例说出两种混合物、两种纯净物 混合物—空气、海水、石头等; 纯净物—氢气、水、氧气等 22.电解水过程中,正极---气体?怎么验证的?现象?说明气体的性质? 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助燃性 负极---气体?怎么验证的?现象?说明气体的性质? 氢气、点燃的火柴、气体被点燃,火焰呈淡蓝色、可燃性 23.化学变化的实质? 破坏旧分子,形成新分子,即原子的重新组合 24.用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是?一定改变的是?可能改变的是? 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分子的种类/ 分子的数目 25.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原子 26.电解水文字表达式?氢气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水 氢气+氧气 氢气+氧气→水 27.通过电解水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①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③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28.点燃氢气前应进行什么操作? 验纯 29.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 一变多、多变一,都是化学反应 30.原子的结构,并注明各微粒的带电情况 31.原子中的等量关系 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32.决定原子种类的是? 质子数 33.哪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金属、稀有气体、石墨 金刚石 34.画出钠原子、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35.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哪些?各列举两例 分子---水和大部分气体 原子---金属、金刚石、稀有气体 离子---氯化钠、氧化镁 36.写出钠离子、镁离子、氯离子、硫离子的符号 Na + Mg 2+ Cl - S 2- 37.原子的化学性质由什么决定? 最外层电子数 38.相对原子质量的定义表达式? 39.一种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区别 质子数不同 40.元素符号的意义?Fe这一符号的意义 一种元素,代表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铁元素、一个铁原子、铁 41.元素在地壳中的分布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氧 硅 铝 铁 钙 42.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溶液?至少5种 糖水、茶水、啤酒、白醋、消毒酒精、碳酸饮料 43.溶液的特征 均一、稳定 44.溶液的组成 溶质、溶剂 45.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降低的是? 氢氧化钠、硝酸铵 46.汽油去油污的原理? 溶解 47.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 乳化 48.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不能把药品直接放在托盘里,应如何做? 没有腐蚀性的---纸片;有腐蚀性的---烧杯中 49.量筒用来量度液体的体积,读数时应注意? 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50.在描述饱和溶液的时候,应注意强调哪三点? 一定的温度;一定量的溶剂;该物质 51.溶液是否饱和的判断方法? 首先看溶液中是否有未溶解的固体, 如果有,则此时的溶液已经达到饱和状态 如果没有,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该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 52.饱和溶液如何转变为不饱和溶液? 加入溶剂,改变温度 53.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 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 54.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基本步骤包括? 计算---称量---溶解---装瓶存放 55.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用到哪些仪器? 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玻璃棒 56.玻璃棒在配制溶液中的作用? 搅拌,加速溶解 57.在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药品不纯;量取水时仰视;烧杯或试剂瓶内壁有水;物质和砝码放反,且使用游码 58.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体积分数是多少? 氮气;78% 59.空气中各成分由多到少排序? 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 60.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选用的药品有哪些?为什么不选择木炭? 铜粉、红磷;木炭与氧气加热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61.铜粉加热的文字表达式/现象? 铜+氧气 →氧化铜 ,红色粉末变黑 62.氧气含量测定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药品要充足、装置要密封、冷却至室温再读数 63.简述空气中各成分分离的简要过程?该过程属于什么变化? 通过降温加压使空气液化,然后加热液态空气,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的不同,使其在不同的温度下气化,从而将各种气体分离出来。 02 物理变化 64.分离空气能得到哪些气体? 氮气、稀有气体、氧气 65.氧气的主要用途? ①供给生物呼吸②支持燃料燃烧 66.氮气的主要用途? ①生产硝酸和氮肥②延长食品保质期③液氮制冷 67.稀有气体的主要用途? ①保护气②电光源 68.记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哪些物质? CO NO 2 SO 2 O 3 可吸入颗粒物、总悬浮颗粒物 69.化学式H2O具有哪些含义? 宏观:①水 ②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微观:①一个水分子 ②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70.化学式Fe具有哪些含义? 宏观:①铁 ②铁元素 微观:①一个铁原子 71.写出下列化学式中数字2的意义 2H 2 O:2指2个水分子 2 指一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Mg2+: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aO :在氧化钙中,钙元素表现+2价 72.计算下列物质的化学式量: H2O---18 CO2---44 Ca (OH) 2---74 73.实验室制取氧气用到的药品是什么? 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 74.实验室制取氧气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 控制化学反应速率 75.实验室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气?为什么?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 76.收集氧气时,用什么方法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复燃则满 77.组装好装置后,该同学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水,然后将导管另一端浸入水中,并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 检验装置气密性 78.催化剂的特点是什么? 一 变: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加快或是减慢) 二不变:质量不变、化学性质不变 7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 MnO2 + O2↑ 2KClO32KCl + 3O2↑ H 2 O2 2H2 O+ O2 ↑ 80.二氧化锰的作用是什么? 催化作用 81.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依据? 发生装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 收集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 82.实验室制取氧气用到的实验仪器是什么?(列举三例) 分液漏斗、锥形瓶、集气瓶、水槽等 83.描述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现象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84.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Fe + 2O2 Fe3O4 85.氧化反应的判断 是否有氧气参加 86.氧化物的判断 二中有氧(两种元素、化合物、有氧元素) 87.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为什么要正放在桌面?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88.铁丝燃烧实验,加水或细沙的目的 防止生成物炸裂集气瓶 89.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H 2 O 2 2H 2 O + O 2 ↑ 甲烷燃烧的方程式: CH 4 + 2O 2 CO 2 +2H 2 O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方程式: 3Fe+ 2O 2 Fe 3 O 4 90.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灭火的原理三条? 物质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充分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隔绝氧气,移走可燃物,降低温度。 91.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哪些? 增大氧气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92.爆炸发生的条件?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爆炸极限、明火、有限的空间 93.三大化石燃料的共同点? 不可再生、混合物、都含有碳氢元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94.煤的综合利用包括哪些过程?属于什么变化? 煤的气化、焦化和液化。属于化学变化。 95.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 大气污染:粉尘;产生SO 2 、氮的氧化物从而造成酸雨;燃烧不充分,一氧化碳污染 96.产生和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途径? 产生:化石燃料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植物的光合作用。 97.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 大理石或 石灰石和 稀盐酸 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 验满方法: 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则满 二氧化碳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98.二氧化碳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什么?还有什么其他用途(列两种)?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气体肥料,人工降雨。 99.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原理?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 CO 2 + Ca(OH) 2 = CaCO 3 ↓ + H 2 O 100.二氧化碳为什么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CO2+H2O=H2CO3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中学高分宝典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铜绿的化学式,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铜绿的化学式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