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分享

长史相当于现在什么官(唐朝长史和司马哪个职位高)

发布时间:2022-04-17 16:48:05

颜真卿《离堆记》拓本(局部)

唐林/文

颜真卿是唐代伟大的书法革新大家,书法精妙,擅长行、楷,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被称为“颜筋柳骨”,其著名的传世墨迹有《祭侄文稿》《争座位帖》《刘中使帖》《自书告身帖》等。那么,四川留有“颜体”楷书真迹吗?成都历来有颜真卿在大慈寺题字的传说,其实这是个误会,颜真卿在四川留下的唯一书法真迹其实是在仪陇县新政镇,这就是《离堆记》(也称《鲜于氏离堆记》)。这也是颜真卿少有的摩崖大字作品。

蜀地为官政声佳

颜真卿是唐代名臣,开元二十二年(734年)登进士第,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等,封鲁郡公,人称“颜鲁公”。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颜真卿因与御史中丞敬羽语及政事,忤旨,被贬为蓬州长史,时年52岁。

蓬州位于今四川省东北部,北周置,治安固(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唐治大寅(今仪陇县南),元移相如县(即今四川蓬安县),明清因之。在颜氏生活的唐代,蓬州即今四川仪陇县,治大寅,大寅即今仪陇县大寅镇,蓬州当时辖仪隆、大寅、伏虞等县。

761年,颜真卿到任蓬州长史。那么唐代长史是一个什么官呢?在唐代,州刺史下设长史,名为刺史之佐,实则权力极小。颜真卿在蓬州长史之前就任刑部侍郎,相当于刑部次长,是辅佐主官之事务实际执行者,而更早之前,他还担任过工部尚书、刺史等要职。然而“公乐道自怡,不以介怀”,颜氏在蓬州怡然自得,并不介意官小。在蓬州期间,他利用其影响力,深入民间,救灾恤患,很受当地老百姓喜欢,赞扬其德行。

颜真卿被贬蓬州只是一种过渡,没过多久他又得到升迁。唐肃宗元年(762年)五月,代宗即位后即任命颜真卿为利州(今四川省广元市)刺史,“因恶贼围城不得入,赴上都”,由于当时羌敌围困利州城,不得而入,十一月初,他返回了京城(今西安),次年任吏部侍郎。据今人考证,颜氏在四川仅生活了大约两年。根据朱关田《颜真卿年谱》,这是颜真卿在四川的唯一足迹,此后他再也没有来过四川。

世家交往留墨迹

据《鲜于氏里门记》载:“颜鲁公为蓬州长史,在蓬四年(原文如此,疑为虚指),往来新政县鲜于氏家,为书《离堆记》,今在县之西南崖石间,又书《鲜于仲通里门记》,复以小字书之摩崖,碑广数丈,今又大书,皆在崖石间,自书崖石,故旧体尤为精妙。”这段记载说明了《离堆记》的来历:760年,颜真卿赴任蓬州长史途经阆州新政县,客居于此,应故友鲜于昱的邀请,为其父亲鲜于仲通撰文并书写《鲜于氏离堆记》,又名《离堆山摩崖记》,内容记述了颜真卿罪贬蓬州长史来川途经新政县,特地拜访当地望族鲜于仲通子弟之事。

颜真卿出身琅琊颜氏,而鲜于氏是当时巴蜀政坛兴盛一时的家族,“蜀人推为盛门”。鲜于氏中,最出名的即鲜于仲通兄弟。鲜于仲通,历任御史中丞、剑南节度使、京兆尹等,后被贬;鲜于叔明,历任川东节度使,遂州、梓州刺史及京兆尹。鲜于兄弟都在蜀任过职,曾开凿新政离堆。颜真卿与鲜于氏本是世交,有忘年之契,笃世之亲,故亲自撰文并书写之,据清代《筠清馆金石记》称,有“千一百五十字”,即1150字。

两年后,即762年5月,鲜于家族延请名匠将颜氏之文刻于离堆山摩崖上。颜真卿亲笔楷书,字大三寸, 正书碑刻,正文44行,每行18字,其中:23行少1字,35行多1字,共792字。字的大小规格为10×10厘米以内。颜真卿自蓬州赴任利州途经新政之时,《离堆记》已竣工。

那么唐代新政是今天四川什么地方呢?唐时,新政为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割南部、相如两县部分地区设新城县,后改名为新政县,隶属阆州(阆中郡),其县治在今四川仪陇县新政镇。1978年,新政划归仪陇县管辖。离堆是地貌学上的离堆山,指被废河曲所环绕的孤立小丘。四川仪陇县新政镇嘉陵江离堆位于仪陇县城西南约2公里的新政镇西南。

千年国宝失而复得

历经千年风雨,《离堆记》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仅余有残碑五块,存47字;光绪年间(1875—1908年)又失去了一块,仅存29字;至民国初,只剩13字。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仅见一个“之”字了。除藏于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等地的拓本外,人们似乎不可能再见到《离堆记》残石上的真迹了。

幸运的是,1984年10月和1985年1月,四川仪陇县有关部门在新政离堆清理发掘出颜真卿《离堆记》四块残石,分别如下:第一块残石字迹全无;第二块残石存“德、也、然、克、舍、不、倦、尚、未、知、寝、与、食、荐、无、何、州、大、都、度、副、大”,计22字;第三块残石存“处、置、使、入、忠、贬、邵、阳、太、守、十”,计11字;第四块残石存“之、欢、奉、以、封、二”,计6字。共存39字。

今四川仪陇新政嘉陵江离堆公园鲁公亭(鲁公坊)石壁之上左右仅保留有两块残石,即上述的第二块和第三块残石,右边残石上现存18字,左边残石上现存11字。鲁公亭是1987年四川省文化厅拨款沿摩崖而建,以水泥石栅封闭保护。现在,左右两块《鲜于氏离堆记》碑文残石已为三面玻璃保护起来。这29个字是颜真卿在四川期间留下的唯一书法真迹。

《离堆记》书法雄健清劲,笔力沉雄厚实,圆劲清雅,筋骨内含,毫无钝质俗态。字的结体丰伟严整,端庄稳实,充满大气磅礴之势。虽然它已初具“颜书”的艺术风格,但却又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它是颜真卿少有的摩崖大字作品,为颜氏著名书迹之一。除了《鲜于氏离堆记》石刻,由于四川人喜爱鲁公颜真卿书迹,因此还仿刻了几种“颜书”碑刻,如剑阁县《大唐中兴颂》(宋重刻)、三台县《颜氏干禄字书》(宋翻刻)等。

大慈寺题字闹乌龙

成都历来有颜真卿在大慈寺题字的传说,甚至今天很多关于大慈寺的宣传中还可以看到这个说法。这主要的依据是宋代黄休复《益州名画录》的记载:“楞伽者,京兆人也。明皇帝驻跸之日,自汴入蜀,嘉名高誉,播诸蜀川,当代名流,咸伏其妙。至德二载起大圣慈寺,乾元初,于殿东西廊下,画行道高僧数堵,颜真卿题,时称二绝。”卢楞伽是“画圣”吴道子的弟子。758年,盛名一时的卢楞伽在成都大慈寺的大殿东西两廊,画行道高僧壁画数堵,这些壁画都由颜真卿亲笔题字,赞为“二绝”。

然而,实际上颜真卿并没有在成都大慈寺题过字,因为他从来没有来过成都。据考证:758年这一年,颜真卿任职于同州(陕西大荔)、蒲州(今山西永济)、饶州(今江西上饶)三地的刺史。也就是说,他当时在成都以外千里之地做官,自然不可能到成都大慈寺为壁画题字。

那么为什么《益州名画录》有如此记载呢?给卢楞伽壁画题字的究竟是谁呢?总不会是北宋黄休复编造的吧?当然不是黄休复编造,这个乌龙事出有因。据考证,大慈寺壁画题字者虽然不是颜真卿,但却与颜真卿关系紧密,真正题字者是颜真卿之兄颜允南。颜允南也是书法家,工草隶书,著名的《颜真卿庙碑》即为其所写。颜允南在至德年间(756年7月—758年2月)曾随皇帝之驾至成都,担任司膳郎中一职,即为皇帝提供膳食的官员。卢楞伽在大慈寺的壁画题记全部出于颜允南手笔。《益州名画录》是将两兄弟的姓名错置了。

来源: 成都日报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标签:颜真卿 新政 仪陇县 题字 楞伽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 测绘工程需要考研吗,女生测绘工程考研方向
  • 南汇在哪里(浦东新区哪个镇最穷)
  • 为什么客户会流失(流失的客户怎样维护回来)
  • 跳高世界纪录是多少(跳远9米20不被承认)
  • 在家如何赚钱(程序员怎么接私活赚钱)
  • 沁园前置过滤器价格表,沁园净水机更换滤芯
  • 100毫升等于多少克(500毫升等于500克吗)
  • 运动鞋哪些好(运动鞋中最好的品牌)
  • 国家林草局拟规定: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
  • 1kg等于多少g(1公斤等于多少毫克)
  • 标签云
    鲁能队   期足彩   匹克   督战   德怀特   更衣   蒂安   压阵   到会   吃惊   幼年   热血沸腾   马基   此时此刻   急于   埃托奥   提供各种   勃列日涅夫   农博会   节衣缩食   疯魔   拿了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诺布尔   教宗   同组   卡德罗夫   里尔克   振奋   大族   我看过   战前   都将   低估   这届   幕僚   队医   有约   图瓦   兰卡   亮出   奇耻大辱   讲理   啦啦队员   望而生畏   新华社发   意大利杯   独立日   仪仗队   数码产品   拉希德   伢子   抢下   无果   染红   克瑞   失单   负于   炮轰   福井   征召   养伤   合围   十件   三强   勃朗宁   义无反顾   北体大   运筹帷幄   萨利   苦练   哈姆   花样游泳   大官   以弱胜强   体育明星   马路上   限令   十强   蓄势待发   高度评价   士气   圆月   好人家   策应   弗拉门   高居   合同期   民宅   披甲   中国体育   迷们   怎能不   上蹿下跳   伯顿   北京奥运   要她   一个女孩   有一套   施压
    大爱生活网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沪ICP备15034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