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分享

奥玛在哪里(我现在的位置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2-04-25 19:44:0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周振德教授援外期间为当地患者进行眼科检查。 周向东供图

刘欣与当地病患合影。 刘 欣供图

坦桑尼亚桑给巴尔的奔巴岛位于印度洋西部,岛上盛产丁香,又称“香岛”。2020年9月,中国(江苏)第三十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来到奔巴岛阿卜杜拉·姆才医院,开启了援非之旅。

带着“盐矿”的医生

虽说有心理准备,但岛上的艰苦环境还是让我们“大开眼界”:这里常年湿热,病房基本没有空调,一次大查房下来工作服就已全部湿透;中午刚吃饭,一个电话就要去大抢救,又要经历一次汗水洗礼。我们自嘲是带着“盐矿”的医生。

在奔巴岛,队员们24小时当值。白天开诊、手术,深夜抢救病人或观察危重病人病情、组织施救。虽然疲劳,但看着成功救治的患者,心中很是欣慰。这里的孩子眼睛大大的,家长喜欢给他们画上浓浓的眉毛,每当他们病情康复,出院时对我们说一声“阿桑贴萨那”(斯瓦希里语“非常感谢”)时,泪水都会冲出眼眶。时间不会冲淡这样的记忆,只会沉淀到心灵最深处。

阿卜杜拉·姆才医院医护人员短缺,儿科只有3名医生。为尽快培养一支当地的儿科医疗队伍,我们从细节着手,整理一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规范。我指导医护人员计算药品分次剂量,开展有创呼吸机的操作使用、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液体疗法等一系列教学讲座,让当地医生在培训中成长,业务能力尽快过关。

忙碌是常态。片刻闲暇中,思乡是最好的休息。万里之遥的江南古城是我们最深的思念,亲友的信息时刻牵挂着我们的心。作为共产党员的爸妈每月都写首小诗,例如:“建党百年庆事多,援非医疗十月过,人在海外心向党,共庆建党一百年。”想起母亲,我便想起她的“援非梦”,还有母亲的老师周振德医生,那位50余年前在这里挥洒青春和梦想的医生,他的脚印还在吗?

母亲的“梦未圆”

母亲是一名眼科医生,也曾被选拔为援坦桑尼亚医疗队预备队员,但未能成行。她常说,这是今生的遗憾。她的感慨不光因为自己,还因为没能接替老师圆梦。

母亲的老师周振德医生,我称他为“公公”,这是江苏人对家族长辈的尊称。他是江苏第二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援外工作时间是1968年1月至1971年2月。援非前,他是盐城医专附属医院(今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眼科教授。

公公于20年前病逝。他生前数次对学生们说起非洲,说起那里的海天一色、雨林苍苍,说起那里的异域风情、纯朴民风,说起他对治病救人、培养出许多当地学生的欣慰……母亲说,公公只要说起非洲,眼里就有很亮的光。从那时起,母亲便下定决心要去援非,这样的梦想点亮了母亲和整整一代人的青春。我出发前,母亲和舅舅特地翻拍了一些老照片,希望我能去公公工作过的纳兹莫加医院看一看。

哈吉院长的“老照片”

阿卜杜拉·姆才医院院长哈吉曾对我讲起他的经历:上世纪70年代初,他在纳兹莫加医院跟随中国医疗队接受了5年培训,还被选为留学生,到江苏新医学院留学,获得了大学文凭。回国后,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儿科医生。哈吉抬头望着东方,动情地说:“中国在那边,那里有我的好朋友。”他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地取下办公室最显眼位置上的一张大合影,那是他在南京留学时和中国老师们的合照,我看到了年轻的公公的身影。他惊奇地说:“这就是你的公公吗?我在纳兹莫加医院培训时,他也在那里。我到中国后,他给我们上过课,他是我们的好朋友!”

我立即把照片传回国内。当天晚上,舅舅在家中也找到一张同样的相片,还有一本名为《辉煌的足迹——江苏省援外医疗队派遣40周年纪念文集》的书,他把其中的一个章节《美丽的眼睛》拍照发给我。那些几十年前的文字,记录下公公与一位名叫奥玛的眼科医生做白内障手术的经过,而这位医生后来成了阿卜杜拉·姆才医院的首任院长。次日,我把这一信息告诉哈吉,老人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握着我的手反复说:“太巧了!太好了!”

奥玛医生忘不了的“周党员”

哈吉院长请护理部主任阿里联系和他同住一个村的奥玛医生。几天后,我们一行三人在阿里的带领下,驱车到达坎甘尼村。7月的奔巴岛正是丁香花盛开的季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花香,家家户户庭前屋旁都晒满丁香花。刚进院,一群孩子蹦蹦跳跳地叫着“亲呐”(斯瓦希里语“中国”)迎接我们。大门前的屋檐下早已铺好崭新的地垫,奥玛医生起身欢迎我们,他很清瘦,面容慈祥,声音温和。

虽然已是89岁高龄,奥玛医生依然耳聪目明,英语也说得很流利。我们围坐在他的身旁,我拿出了公公的照片,他沉思片刻,然后有些激动,连连点头说:“啊,是的,周党员!周教授!他是援非医疗队的党员模范,也是我在中国的老师。”得知公公已经去世,老人一下湿了眼眶,他紧紧握住我的手,慢慢讲起那段往事:从1965年起,奥玛在桑岛纳兹莫加医院跟随中国医疗队的眼科专家学习,先后有两位中国眼科教授指导过他,其中一位就是周振德。

“周教授虽然比我小一岁,但他医术高超,我把他当做哥哥一样尊敬。”奥玛医生眼里闪着光。他说,当时中国援非医疗队门前有一面国旗,队里的中国共产党党员都非常好。周教授曾给他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他做过许多手术,虽然往事如烟,许多事已难记起,但当他听到纪念文集中提及的患者埃尔玛时,眼中再次泛起泪光:“这是一名糖尿病合并白内障导致双目失明的病人,也是周教授指导我第一次独立完成手术,让病人重见光明。从那以后,我便开始独立完成眼科手术了。”

“你的公公也在奔巴岛工作过。”奥玛医生说,1970年,奔巴岛的阿卜杜拉·姆才医院成立,奥玛是第一任院长,中国援桑医疗队派遣一个小组从温古贾岛转来奔巴岛工作,“周教授就在小组里”。这让我的心再次悸动!我问奥玛医生,当年周教授有没有提起过家人?他摇摇头,说当时援非医疗队里的党员是最忙的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还经常帮其他队员替班。老人记得周教授来桑给巴尔时是30多岁,一待就是3年,“我想他一定是想家的,只是太忙了,就把思念都藏在心里。在忙碌的工作中,他给病人带来光明,培训了许多当地医生。”

奔巴的暖阳照耀着我们,在飘着丁香花清香的微风里,我们和奥玛医生挥手告别。

站在阿卜杜拉·姆才医院门口的大樟树下,我想到,公公和当年的援非医疗队员在艰苦条件下救治了许多病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本地医生。中国医疗队与桑给巴尔人民间的深情厚谊如同弥漫山野的丁香花,融入当地人的生活。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牙牙学语的孩子,见到我们都会叫上一句“亲呐,你好!”我身边的本地医生,有许多从中国进修归来,也有人申请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准备求学深造。我的小病号们喜欢学中文,希望长大后去中国学习。两国人民的友谊就这样不断延续、加深。更让我难忘的是,奥玛医生后来托人带来口信:他多年前见过中国医疗队带来的五星红旗,奔巴岛的丁香花晒干后颜色火红,他想把那些花送给中国医疗队员,因为“你们带来的红色是火焰,请把非洲的火样情感带回中国”。

(作者为中国(江苏)第三十期援桑给巴尔医疗队队员)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4日 07 版)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标签:医疗队 中国 医生 阿卜杜拉 公公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 测绘工程需要考研吗,女生测绘工程考研方向
  • 南汇在哪里(浦东新区哪个镇最穷)
  • 为什么客户会流失(流失的客户怎样维护回来)
  • 跳高世界纪录是多少(跳远9米20不被承认)
  • 在家如何赚钱(程序员怎么接私活赚钱)
  • 沁园前置过滤器价格表,沁园净水机更换滤芯
  • 100毫升等于多少克(500毫升等于500克吗)
  • 运动鞋哪些好(运动鞋中最好的品牌)
  • 国家林草局拟规定: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
  • 1kg等于多少g(1公斤等于多少毫克)
  • 标签云
    鲁能队   期足彩   匹克   督战   德怀特   更衣   蒂安   压阵   到会   吃惊   幼年   热血沸腾   马基   此时此刻   急于   埃托奥   提供各种   勃列日涅夫   农博会   节衣缩食   疯魔   拿了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诺布尔   教宗   同组   卡德罗夫   里尔克   振奋   大族   我看过   战前   都将   低估   这届   幕僚   队医   有约   图瓦   兰卡   亮出   奇耻大辱   讲理   啦啦队员   望而生畏   新华社发   意大利杯   独立日   仪仗队   数码产品   拉希德   伢子   抢下   无果   染红   克瑞   失单   负于   炮轰   福井   征召   养伤   合围   十件   三强   勃朗宁   义无反顾   北体大   运筹帷幄   萨利   苦练   哈姆   花样游泳   大官   以弱胜强   体育明星   马路上   限令   十强   蓄势待发   高度评价   士气   圆月   好人家   策应   弗拉门   高居   合同期   民宅   披甲   中国体育   迷们   怎能不   上蹿下跳   伯顿   北京奥运   要她   一个女孩   有一套   施压
    大爱生活网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沪ICP备15034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