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实时热点

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发布时间:2022-04-17 19:00:36

导读: 继续说两晋南北朝的话题。佛教在两晋南北朝乱世取得长足发展,自然是因为它具有寄托希望、安抚心灵的积极作用。然而,一切都注定要逆转。上篇讲太武、周武毁佛。从上层阶级的角度,即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佛教的过度繁荣给国家治理带来了不利影响。事实上,即使

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继续说两晋南北朝的话题。

佛教在两晋南北朝的乱世获得大发展,自然是因为它有寄托希望、抚慰心灵的正面作用。但是,凡事物极必反。

上篇讲了太武和周武灭佛,从上层视角,也就是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佛教的过度兴盛,给国家统治带来了不利影响。其实,即便是从下层视角,从普通的士人和百姓的角度来看,佛教也的确起了一些负面作用。但是,当统治者推崇,底层百姓信仰,上下合力,共同陷入了一种宗教狂热中,那个举世皆醉我独醒,大声指斥给予当头棒喝者,就成了不合时宜的人。这个人,叫范缜,大名鼎鼎的《神灭论》作者。

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范缜画像

出身:世家穷人

范缜,字子真,南乡舞阴(在今河南省泌阳县)人。范缜出身顺阳范氏,这是一个在当时声名显赫的世家大族。但范缜因为父亲早逝,少年孤贫,只能与母亲相依为命。困境中的范缜依然好学不倦,他拜在大儒刘瓛门下,孜孜求学。

说起刘瓛,也是一个不太合时宜的人。刘瓛在当时,学问大,名声大,“架子”也大。当然,刘瓛的架子不是体现在自视甚高上,而是在傲视王侯上。李白写诗说“天子呼来不上船”,但实际上,李白是个功名心很重的人,他不仅写诗吹捧过杨贵妃,豪门干谒的事也没少干。而刘瓛真正是个视功名如粪土的人。齐高帝萧道成刚一即位,就召刘瓛问政,刘瓛回答说:“为政之道都在《孝经》里写着。刘宋王朝之所以覆灭,陛下之所以得天下,正是为此。”这番答对让齐高帝十分赏识,称“儒者之言,可宝万世”。此后,齐高帝数次召见刘瓛,刘瓛都以非正式诏命为由,拒绝朝见。此后,刘瓛虽也曾出仕,但终其身,也不过是会稽郡丞,再给他更高的官职,他就坚辞不受了。

刘瓛的道德学问冠绝当时,京师贵胄莫不求学于门下。在一众锦衣玉食、驷马轩车的富贵同学面前,范缜显得独标一格。范缜在从学的数年中,经常布衣草鞋,步行攻读,但却并未因此自卑自愧。相反,他生性倔强耿直,不肯向权贵低头,敢于发表“危言高论”,同窗士友都畏他三分。当然,他也因而受到众人的疏远和冷落。但刘瓛却对这个穷学生格外钟爱,并亲自为他行加冠礼。范缜与刘瓛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这也为后来范缜舌战群佛子、写作《神灭论》埋下了伏笔。

论战:只认真理

萧道成篡宋后,范缜也步入仕途。范缜以宁蛮县主簿起家,升迁为尚书殿中郎。在此期间,南齐为了进一步缓和南北局势,齐武帝派范缜作为外交官出使北魏,范缜的学识和能力受到北魏朝野的一致称赞。

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竟陵王萧子良画像

范缜的才学也获得了竟陵王萧子良的赏识,获邀进入其西邸为郎官。萧子良是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齐武帝萧赜的次子,在兄长文惠太子早逝之后,一度有希望继承帝位。萧子良是著名的文学发烧友,他身边的萧衍、沈约、谢朓、范云(范缜从弟)等八人号称“竟陵八友”,组成了当时最顶级的文化沙龙。

当然,萧子良的另一重身份似乎影响更大——他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萧子良任司徒的时候,移居鸡笼山邸,常在邸园内操办各类斋戒,大集朝臣众僧。他一生奉持佛教的戒律极严,自号“净住子”。有人曾劝他说“食蚶蛎不为食肉”,结果遭到他的怒斥。

萧子良与他的“竟陵八友”都信奉佛教,对于佛教的中国化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毫无疑问,这与范缜的无神思想相抵牾。范缜经常对他们嗤之以鼻,大唱反调。双方虽然相互看不顺眼,但总体而言,没有爆发针锋相对的冲突,直到一件事情的发生。

公元489年,范缜的授业恩师刘瓛病重,进入弥留期。同样十分尊敬刘瓛的萧子良,派遣范缜“厨于瓛宅营斋”。所谓“营斋”,就是设斋食以供僧人,是佛家的一种祈福活动。很显然,范缜对此是极为反感的,但碍于顶头上司的情面和老师的恩情,范缜硬着头皮接下了。可是乱哄哄的祈福活动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刘瓛很快就去世了。刘瓛之死点燃了范缜的怒火,让一个根本不信佛教的人去参与佛教祈福,这不仅对于范缜而言是侮辱,对刘瓛也是侮辱,因为刘瓛也对佛家这套也不感冒。

刘瓛是个纯粹的儒家信徒,在佛教完成中国化之前,真正的儒家信徒是不可能服膺一个外来宗教的。比如我们上一期讲到的、比刘瓛生活的年代稍早一点的崔浩,不但不信佛,还大力推动排佛、灭佛。可堪与刘瓛范缜相类比的另一对更为著名的师徒是孔子与子路。《论语》记载,孔子生病了,子路请求向鬼神祈祷,孔子很生气,说了句:“丘之祷久矣”。意思是我一直在祈祷,不像你,临时抱佛脚。这说明孔子一直都信奉鬼神吗?恰恰相反!《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儒家对于鬼神的态度一向是“敬而远之”,一直是强调在日常中下功夫,不怨天,不尤人。所以,孔子对于子路的祈祷提议实际上极端反感,所以语带讽刺。

怒火中烧的范缜掀起了一场思想界的大风暴,与他的顶头上司爆发了一场无神VS有神的大论战。

萧子良问:“你不信因果报应说,那么人为什么会有富贵贫贱之分呢?”

范缜答:“人生如同树上的花同时开放,随风飘落,有的花瓣由于风拂帘帷而飘落在厅屋内,留在茵席上;有的花瓣则因篱笆的遮挡而掉进粪坑中。殿下就犹如留在茵席上的花瓣,下官就是落于粪坑中的花瓣。贵贱虽然不同,但哪有什么因果报应呢?”

萧子良对范缜的回答很不以为然,但却无法在言辞上加以批驳。

经过这次交锋后,范缜认为有必要把自己的观点加以系统整理和阐述,于是划时代的《神灭论》就此出笼。文章中,范缜提出“形存神存,形谢神灭”的无神论观点。《神灭论》甫一问世,士林争相传抄,朝野一片哗然。萧子良调集众僧名士,轮番围攻范缜。

佛门信徒、出身太原王氏的名士王琰,借儒家孝道为武器,语带嘲讽地说:“哎呀!范先生,你竟然不知道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

范缜则反问:“哎呀!王先生,你既然知道祖先的神灵在什么地方,怎么不自杀去追随祖先的神灵呢?”这一反问,倒使王琰哑口无言,败下阵来。

靠言语辩不倒范缜,萧子良又打算用官位来拉拢,就派另一位名士王融到范缜那儿,企图用中书郎的官位利诱范缜放弃无神思想。中书郎是中书令的助手,大约相当于厅级干部,品级不算很高但是十分清要。范缜不为所动:“别人是卖艺不卖身,我是什么也不卖,倘若通过卖论取官,我现在早已是尚书令、尚书仆射了,何止区区一个中书郎呢?”

写到这里,不得不表扬一下萧子良,他尽管不同意范缜的无神论思想,但却并没有倚仗自己的身份地位抓辫子、扣帽子、打棍子,对范缜进行打击报复。不仅如此,范缜不久后还升了官,先是做领军长史,又封疆一方,出任宜都太守。

做了父母官的范缜仍旧秉持他的无神思想,并在具体施政的过程中加以贯彻。辖境夷陵(今湖北宜昌)有伍相(伍子胥)庙、唐汉三神庙、胡里神庙,当地人笃信三庙有神灵,经常祭祀。范缜在任期间,下令断其香火,严禁祭祀活动。

在宜都太守任上,因为母亲去世,范缜辞官回乡守制,居住在南州。

仕途:高开低走

就在范缜守孝期间,南齐的国祚走向了尽头,公元501年,昔日“竟陵八友”之一、现为雍州刺史的萧衍从襄阳出兵,沿江直逼建康。途径南州的时候,得知消息的范缜穿孝服出迎,这一对西邸旧友此时相见分外高兴。

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梁武帝萧衍画像

定鼎之后的萧衍就是后世所称的梁武帝,他很快就投桃报李,委任范缜为晋安太守。范缜在任四年,清廉节俭,除俸禄以外一无所取。

太守任满,范缜被调回京中担任尚书左丞。这个时期,凭借着与梁武帝的旧情谊,范缜的仕途十分被看好。但是,范缜不合时宜的劲儿又犯了,他因为替好友王亮说话得罪了梁武帝。

王亮是东晋开国元勋王导的六世孙,琅琊王氏也一直是南朝首屈一指的世家大族。早在刘宋末年,王亮就凭借出身成为驸马。齐梁先后禅代,王亮的官位也跟着芝麻开花节节高。但是,对于梁武帝的篡齐,王亮内心是不接受的,并且采取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梁武帝大年初一接受“万邦来朝”,王亮以有病为由不登殿参拜;梁武帝只好在别的地儿为他单设一席,结果王亮“语笑自若”。梁武帝又派大臣登门问候,大臣回报说“亮无疾色”,不像生病的样子。这可把梁武帝惹火了,虽然没有照准大臣建议的“弃市”,可还是撤销了王亮的朝内外一切职务,连县公的爵位也免除了,一撸到底成为平头百姓。不久,回京任职的范缜借着梁武帝求谏的机会,在皇帝面前替王亮抱屈。梁武帝不接招,想让范缜换个话题,可范缜拗劲上来了,继续说个不停,结果遭到弹劾,被谪徙广州。

其实,范缜的被贬谪,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公元504年,梁武帝下诏尊佛,标志着南朝佛教进入了全盛时期。次年,奉调回京后,看不惯的范缜在各种场合发表了种种不利于团结的反佛言论。可以说,范缜被逐出朝廷,是早已列在程序表上的。但即便是流放期间,范缜也没有屈服,他再次将《神灭论》充实完善,修订成稿,并在亲友间传播。

不屈:皇帝奈何

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

《神灭论》封面

又过了三年,范缜被调回京师,任中书郎、国子博士。但是,三年的流放生涯并没有让范缜放弃原有的无神立场,他继续宣扬他的《神灭论》。忍无可忍的梁武帝这次不搞迂回战术了,他亲自出马,颁发《敕答臣下神灭论》。这其实是以皇帝之尊发布的一道讨伐范缜的战斗檄文,皇帝号召天下所有的佛教徒起而批驳神灭论。最终,临川王萧宏等六十四人应诏,连范缜的旧友、当时的文坛领袖沈约也加入了批斗范缜的行列。

面对上至帝王公卿、下至文人僧侣的集体围剿,范缜毫不妥协。他把《神灭论》改写成流行的宾主问答体,共设三十一个问答,同时沉着应战,据理驳斥。在这场论战中,范缜“辩摧众口,日服千人”,丝毫不落下风。

范缜赢下了这场论战,但也可以说,他输掉了论战。因为,如同之前的竟陵王萧子良一样,梁武帝及其臣僚虽然驳不倒范缜,对神灭论却也不以为然。之后,梁武帝在崇佛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公元527年开始,梁武帝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大臣们花费了数以亿计的钱财才把他赎了出来。梁武帝崇佛崇到佞佛的地步,对王公大臣更是纵容无度。不仅早年励精图治的成果荡然无存,也葬送了自己亲手打下的江山,为侯景之乱埋下了伏笔。

当然,这一切已经跟范缜没什么关系了。公元515年,范缜因病去世,享年65岁。

范缜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也是不合时宜的一生!《梁书》没有为范缜单独立传,只是附在《儒林传》里,把他看作一个在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士人。但历史是公正的,范缜坚持真理、不屈的斗志应为后世所传颂!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对于神灭论的作者,神灭论的作者是谁的详细介绍,文章内容部分转载自互联网,希望对您了解神灭论的作者有帮助和参考的价值。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标签:神灭论 佛教 梁武帝 作者 竟陵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 小正太牛奶灌溉记,
  • adidas鞋,황진이무료야동
  • 流量君电影下载安装,用流量下载电影
  • 老人去世前拉屎对后代,老人临终前拉屎对后代有什么
  • 什么是美容,
  • 主刀医生一个月的收入,三甲医院主刀医生一个月的收
  • 遮天大帝实力排行,遮天大帝实力排行前50
  • 武汉女子联系乐翠玲,
  • 新闻结构的五部分,新闻结构的五部分包括
  • 金钱草图片和功效,金钱草图片和功效视频
  • 标签云
    鲁能队   期足彩   匹克   督战   德怀特   更衣   蒂安   压阵   到会   吃惊   幼年   热血沸腾   马基   此时此刻   急于   埃托奥   提供各种   勃列日涅夫   农博会   节衣缩食   疯魔   拿了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诺布尔   教宗   同组   卡德罗夫   里尔克   振奋   大族   我看过   战前   都将   低估   这届   幕僚   队医   有约   图瓦   兰卡   亮出   奇耻大辱   讲理   啦啦队员   望而生畏   新华社发   意大利杯   独立日   仪仗队   数码产品   拉希德   伢子   抢下   无果   染红   克瑞   失单   负于   炮轰   福井   征召   养伤   合围   十件   三强   勃朗宁   义无反顾   北体大   运筹帷幄   萨利   苦练   哈姆   花样游泳   大官   以弱胜强   体育明星   马路上   限令   十强   蓄势待发   高度评价   士气   圆月   好人家   策应   弗拉门   高居   合同期   民宅   披甲   中国体育   迷们   怎能不   上蹿下跳   伯顿   北京奥运   要她   一个女孩   有一套   施压
    大爱生活网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沪ICP备150349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