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活分享

奶可以温多久(温热的母乳可以保温多久)

发布时间:2022-05-16 13:48:38

这篇文章,我想谈谈关于母乳吸出后的储存问题,以及母乳的加热问题。

在这里,我想先给有经验的妈妈出一道选择题。

Q:应该怎么加热冷冻的母乳?

    在开水中浸泡温热用微波炉加热放温奶器里40℃恒温加热放锅里蒸一下或煮一下

相信爸爸妈妈都有自己的答案了吧,偷偷告诉你,下文中会给出正确答案和具体操作方法。不过,不告诉你答案在哪里,得自己找哦。

好了,回到正题。

母乳吸出后该怎么储存?储存工具

市面上储存母乳的工具主要有两种——储奶袋和储奶瓶,推荐妈妈使用储奶袋。原因有二,一是比起反复使用的储奶瓶,一次性储奶袋更卫生些。且现在还推出了能直接连接吸奶器和奶嘴的储奶袋,可以直接装奶、储奶、喂奶,既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操作,还能避免造成多次污染。二是储奶袋更容易排出空气,排得也更干净些。

储存母乳的基本原则就是宝宝可以一次喝完一袋奶,或者一次多袋奶配合,尽量不要有剩奶。因此,妈妈在选择储奶袋时,应该根据宝宝每顿奶的需求量来选择合适的规格。如:宝宝平均每顿奶吃120ml,那妈妈就要准备容量为150-180ml的储奶袋。对于奶少的妈妈,每袋的储奶量可能不够宝宝吃一顿,那么,宝宝的每一顿奶量可以由多袋奶配合。对于奶多的妈妈,则要把一次奶量分成多袋储存,每一袋奶的储存量差不多够宝宝吃一顿。

另外,如果家庭条件允许且有需求的话,还建议妈妈准备一个专门用来储存母乳的小型冰箱。注意,冰箱的冷冻温度最好能达到-5℃以下。关于准备小型冰箱的具体原因,我会在下文详细说明。

储存步骤

装袋:母乳吸出后,应打开储奶袋,立即将母乳倒入储奶袋。记住,打开储奶袋的时候,应避免用嘴吹气,或将手伸进袋内,以防破坏储奶袋的无菌环境。每次装袋时,不能将储奶袋装得太满,而应给储奶袋预留1/4左右的空间。因为,母乳在加热时或冷冻时,可能会出现膨胀或漏气的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储奶袋破裂。

排空:用一只手捏住储奶袋的母乳高度线,另外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呈剪刀状夹紧储奶袋,从奶液开始慢慢向上过滤空气,直至密封条处轻轻将手指一弯,再按压密封条将储奶袋密封。这一步,要是觉得双手不好操作也可以借助一下桌子。将储奶袋空余的部分平铺在桌面(靠近桌子边缘,有奶液的部分悬空),再用手向上过滤空气后密封。

记录:装袋后,应在储奶袋上记录储奶量(几ml)、吸奶时间(精确到几时)。

储存:吸出的母乳应该根据宝宝吃奶的时间来选择合适的储奶环境。

    储存环境、储存时长

    育学园首席健康官崔玉涛说过:“由于家中冰箱的环境相对不稳定,所以实际上母乳能够储存的保质期,要比实验室研究中推荐的保存时间略短一些。”

    结合这点,下文给出的储存时长可能会比爸爸妈妈从其他渠道了解到的储存时长更短一些。

    常温25℃左右、4个小时左右:吸出的母乳如果打算在下一顿就让宝宝吃,则可以直接在常温下存放。若是在天热时,建议将母乳竖立浸泡于冷水中,或用冷毛巾敷着,让母乳保持冷却状态。当然,天太热时放冰箱就是最稳妥的。

    冷藏4℃左右、12-24个小时:若打算在一天之内让宝宝吃,则需要放冰箱冷藏。如果经常开关冰箱门,或将母乳存放于靠近冰箱门的位置,也就是说,只要无法保证温度稳定在4℃左右,则母乳只能存放不超过12个小时。

    冷冻零下5℃-零下15℃、3-6个月:要是短期内不会吃到,或打算放置几天(超过一天时间),就要将母乳放冰箱冷冻。同理,如果冰箱的温度很不稳定,母乳的保质期则应该缩短一半,冷冻条件下只能存放不超过3个月。

    看到这里,爸爸妈妈便能明白我建议准备小型冰箱专门用来储存母乳的原因了。将母乳独立储存,不仅是为了让母乳能够储存在一个相对恒温的环境下,而且是为了避免出现交叉污染的问题。因此,即便没有准备小型冰箱专门储存母乳,也要尽量腾出一格来存放,尤其要注意与没有密封包装的生食分开存放。

    另外,只要温度足够低,母乳就能储存得足够久。但是,妈妈还要考虑到宝宝的需求。我们都知道,母乳是会变化的。随着宝宝慢慢长大,宝宝对营养的需求会慢慢改变,母乳中营养物质成分以及比例也会随之改变。换句话说,之前的奶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在宝宝的需求了。因此,即便母乳能存放很久,也建议不要让宝宝吃太久的奶。

    母乳该怎么加热?

      加热工具

      建议妈妈入手一个温奶器。妈妈可别觉得这个工具有些鸡肋,现在的温奶器是集蒸食、消毒、烘干为一身,很是实用。而且,温奶器能保持恒定温度温奶,这样加热的母乳能最大程度地保留营养。

      加热步骤

      解冻:加热冻奶前,应该先将冻奶解冻成液体后再加热。妈妈需要提前一天预估下宝宝隔天的喝奶量,在睡前先将适量的冻奶放到冰箱冷藏室里解冻。到了第二天,就可以直接加热母乳了。如果比较着急解冻冻奶,也可以将冻奶放在冷水中浸泡。

      加热:以前不懂的时候,总觉得母乳加热就是要放在锅里蒸或者煮开,这样才能放心给宝宝吃。事实上,只要妈妈储存母乳的过程操作得当,母乳是可以在一个相对真空又低温的环境下保存的,不仅不容易受到污染,损失的营养成分也是极少的。所以,母乳并不需要也不能够高温加热。要知道,母乳是有活性的,母乳中含有乳铁蛋白、免疫球蛋白A等多种免疫活性因子。在不超过40℃的环境里,它们的活性能够得到很好地保持。而一旦超过这个温度,甚至是在高温的环境里,母乳中的营养就会大量流失,母乳还会出现变味、分层的现象。

      因此,对于开水浸泡、微波炉加热、放锅里蒸或煮等任何一种高温加热母乳的方式,都是非常不可取的。为了保证母乳的活性,母乳应该在37℃-40℃的恒定温度下加热。而能够达到这样的条件有2个——温奶器、你的怀中。

      将温奶器按照使用说明加水并调节到40℃的恒温状态,再把常温放置或冰箱冷藏的母乳连同储奶袋一起放进温奶器里恒温加热。只需要5分钟左右,待母乳温热后取出,再轻轻摇匀,便可倒进奶瓶中喂给宝宝吃了。需要注意的是,母乳温热后应立刻食用,不要一直放在温奶器里保温(不超过1-2个小时),否则应丢弃。

      有些家庭中可能没有准备温奶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将储奶袋浸泡在37℃-40℃的温水中,浸泡的过程中需要反复轻摇储奶袋,使母乳受热均匀。另外,温水比较容易变凉,因此需要反复更换温水,但别为了方便而使用热水或开水。如果受客观条件影响,也可以将凉奶放在怀里捂热,也是可以给宝宝吃的。

      如果是需要多袋奶配合着给宝宝吃,则需要每袋母乳先连同储奶袋独立加热摇匀后,再一起倒进奶瓶里给宝宝吃。

      关于母乳的储存和加热,我要分享的就是这些。好了,现在看回开头那道选择题,不知道妈妈们选择了哪个答案呢?正确答案是第3个……才怪!正确答案是第5个——先将冻奶解冻后,再放入温奶器里40℃恒温加热。也就是说,刚才那道选择题是一道“陷阱题”,根本没有正确答案。

      套用网络上的一句话——“钱来得快不踏实,奶热得快不好吃。”加热冻奶是特别耗时的,想要最大程度地保留冻奶的营养更需要慢慢加热。因此,提前解冻后再恒温加热,2个步骤省略一个或加速一个都不行。

      我是@腻腻妈,青云计划获奖者,已获得3月、8月「青云计划月度优质账号」奖励,入选头条精选频道。目前已发表“乳牙健康”、“辅食添加”、“绘本阅读”系列文。想了解更多养育宝宝的知识,请我。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谢谢。
标签:母乳 加热 储存 妈妈 宝宝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章
热门点击
  • 测绘工程需要考研吗,女生测绘工程考研方向
  • 南汇在哪里(浦东新区哪个镇最穷)
  • 为什么客户会流失(流失的客户怎样维护回来)
  • 跳高世界纪录是多少(跳远9米20不被承认)
  • 在家如何赚钱(程序员怎么接私活赚钱)
  • 沁园前置过滤器价格表,沁园净水机更换滤芯
  • 100毫升等于多少克(500毫升等于500克吗)
  • 运动鞋哪些好(运动鞋中最好的品牌)
  • 国家林草局拟规定:国家公园核心保护区原则上禁止人为
  • 1kg等于多少g(1公斤等于多少毫克)
  • 标签云
    鲁能队   期足彩   匹克   督战   德怀特   更衣   蒂安   压阵   到会   吃惊   幼年   热血沸腾   马基   此时此刻   急于   埃托奥   提供各种   勃列日涅夫   农博会   节衣缩食   疯魔   拿了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诺布尔   教宗   同组   卡德罗夫   里尔克   振奋   大族   我看过   战前   都将   低估   这届   幕僚   队医   有约   图瓦   兰卡   亮出   奇耻大辱   讲理   啦啦队员   望而生畏   新华社发   意大利杯   独立日   仪仗队   数码产品   拉希德   伢子   抢下   无果   染红   克瑞   失单   负于   炮轰   福井   征召   养伤   合围   十件   三强   勃朗宁   义无反顾   北体大   运筹帷幄   萨利   苦练   哈姆   花样游泳   大官   以弱胜强   体育明星   马路上   限令   十强   蓄势待发   高度评价   士气   圆月   好人家   策应   弗拉门   高居   合同期   民宅   披甲   中国体育   迷们   怎能不   上蹿下跳   伯顿   北京奥运   要她   一个女孩   有一套   施压
    大爱生活网 |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 沪ICP备15034965号